北京和众汇富:为什么读了很多投资书还是一直在赔钱?

北京和众汇富:为什么读了很多投资书还是一直在赔钱?

摘要:或许只是差了一门“行为金融学”

今天要分享的这本书,书名是《行为金融学与投资心理学》,作者是美国阿拉斯加安卡拉奇大学教授—约翰R.诺夫辛格。

这位作者在行为金融领域并不是特别特别有名,选择这本书来分享是因为这本书本身比较薄,一共才200页左右,写的比较生动,用到很多实验案例,纯理论的内容并不多,比较好顺下来。

如果你时间很紧张,又想了解一下行为金融是什么,这本书是个不错的选择。但是,想要彻底读懂的话,还是很需要一些前置知识的。

所以,在解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们也会用到其他一些相关书籍的内容和观点,还有一些就在身边的案例,来方便理解。

关于如何才能做好投资这个大话题,我们经常听到很多声音在强调理性,通过学习去培养自己的投资手感,还有就是,勤奋对于投资来说特别重要。

比如大名鼎鼎的易方达中小盘的基金经理张坤,谈及自己的选股方法,就是通过勤奋的读财报去形成自己的初选股票池,在此基础上进行深入的财报研读,缩小自己的股票池,之后就耐心等待这些股票低估时刻的出现。

还有,我们国内非常著名的一家私募基金公司——景林资产,也是强调勤奋的基本面研究。景林在拼多多的投资上获利颇丰,都是基于对拼多多的深入研究,一个知名公众号联合远川研究所私募研究发表的一篇文章中说:

“景林并没有停留在盲人摸象的阶段,而是组织了这次深入三四五线城市的调研。除了对15个内陆城市的用户进行了访谈外,分析师们还前往义乌、武汉和广州等待走访平台商家和产业人士。而凭借着几百位产业链参与者反馈的上百万字调研纪要,拼多多的真实面貌也被逐渐勾勒出来。

这种认知上的突破,几乎是立刻就反应在了投资上。从2018年第四季度开始,景林在一片唱衰的声音中开始逐步买入拼多多,并一路买到接近重仓。根据2020年Q2景林提交美国SEC的报表显示,景林所有产品持有拼多多的仓位金额已高达5.2亿美元。”

这些成功的案例好像都在安利我们:只要你做足了功课,就一定能取得投资上的巨大成功。

不过,问题来了。

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第一个问题是我们能够用来做投资研究的时间和精力都很有限。再有就是,我们大多数人都没有经过专业机构的研究训练,专业能力、知识门槛的问题是绝对不容忽视的一座大山。

那么,在没有这些烦恼的情况下,专业机构们的表现又怎么样呢?很遗憾,历史一再告诫我们,即使是专业投资者,在投资当中也并非百战百胜,他们也是会犯错的,并且非常严重!

比如苏联解体的时候、2000年美国互联网泡沫破裂、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都曾经导致一些赫赫有名的投资机构和投资大师被迫退出江湖。

至于具体的原因,细究下去真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下的结果。不过,当事情已经发生了,回过头去做“归因分析”,总是能找到合理的解释,随便是谁也可以很轻松地做事后诸葛——

如果在某个时刻,没有做出哪些选择,就不会导致后来我们看到的结果了;或者,如果在某个时刻,当时怎么做了,后来就会是什么什么样……

但事实上,经验和教训虽然好像一直在被总结、也一直在被学习,可一旦等真的到了实际投资当中,大家总还是会去犯同样的错误,历史一直都在莫名其妙的反复重演。

无论是有充足的知识和研究时间的机构投资者,还是缺乏专业训练、研究时间有限的普通投资者。

这么看来,知识和智慧之间是有巨大差别的,简单的知识累积并不能直接带来由“量变”到“质变”的神奇转化。

那么,这问题的症结究竟在哪?

有一本书叫《思考,快与慢》,相信很多人都读过或者听说过,这本书还有一个台湾出版的繁体字版本,名字叫《快思慢想》。

个人比较偏爱繁体字版本,精装软皮比简体字版本的硬皮精装翻起来要舒服很多。书的作者丹尼尔.卡尼曼,被称为是“继佛洛依德之后,最伟大的心理学家”。

卡尼曼被人们熟知的原因,除了这本全球热销的书以外,更因为他在2002年拿到了诺贝尔经济学奖。

一个心理学家为什么偏偏拿到了诺贝尔经济学奖呢?

这是因为他把心理学研究和经济科学有机的结合了起来,在行为金融学领域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卡尼曼教授的核心观点是——“人们的决策经常系统性的偏离标准金融学的预测”。

行为金融领域还有很多很棒的学者,比如写了《非理性繁荣》同样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席勒教授,比如写了《并非有效的市场-行为金融学导论》的哈佛大学教授施莱弗,等等。

因为卡尼曼教授的心理学书籍在中国普通读者圈子里知名度最高,所以我们把他“抬”出来引今天的主题。

行为金融学这些年在国内的影响力迅速扩大,清华五道口金融学院、北京大学、人民大学、上海复旦的学者们都有相关的研究成果和课程。

这个学科为我们揭示了很多反直觉真相背后的成因——是我们人类的心理机制在作祟。

在投资界里,据说,嘉实基金的董事长赵学军就对行为金融理论有很深的研究。关于这一点,或许从嘉实基金旗下产品择时能力的表现上,是能看到体现的。

心理机制的问题去深究的话,要从进化心理学开始,那就实在太麻烦了,简单用一句话来表述就是——

人类在几十万年的进化过程中形成的用脑机制,让我们做决策的时候非常简单粗暴,特别容易跟着感觉走。并且还经常处在一种自以为非常理智,但其实是非常不理智的状态里。

这种状态落实到投资当中,就会导致一系列的问题和麻烦,让你亏都不知道是怎么亏的。并且在复盘自己的投资过程时,还会“自己骗自己”的找出来很多理由来自圆其说。

我们知道,知识水平是可以提高理性程度的,那为什么我们苦读专业投资书也不能实现“勤能补拙”的目标呢?

任何学科的建立都需要提出基石假设,“假设”就规定了这个学科的研究范畴和研究边界。

拿哲学来举例子的话,比如古希腊哲学就是在追问什么是一、什么是缘起,泰勒斯就提出了“水是万物的本原”。虽然我们现在看来觉得这说法是不对的,但泰勒斯的伟大之处在于他为人类思想打开了一扇不停追问、不断求真的大门。

好巧不巧的是,同处一个时代的其他地区的哲学,包括我们中国的思想家,大家好像都想到一起去了,所有大师的研究都是指向源头去做追问,所以那个伟大的时代也被称为“轴心时代”。

作为一个学科,传统的标准金融学是建立在两大假设基础上的,而我们过去苦读过的很多投资书籍,都是属于传统的标准金融学研究范畴的书籍。

标准金融学的两大假设就是理性人假说有效市场理论——

第一个假设:

理性人假设的含义就是:当获得到新的信息,投资者可以根据贝叶斯法则正确的更新自己的信念;然后在这些信念的基础上,再按预期效用理论,在不确定情况下去做决策选择。

翻译成人话就是:

看见什么事儿都得用概率论先算算,而不是凭着“第一感觉”就对眼睛看到的现象作出判断,然后,在这个算明白了概率的基础上,还得算好自己怎么干才能收获最大利益,最后再做决策。

关于这个概率论的问题还有期望效用问题,大家感兴趣可以去看一下塔勒布的《黑天鹅》,咱们现在常说“黑天鹅”事件,就是从他这本书里引用出来的。

看到这里你就明白了,咱们都不可能是100%的理性人,如果你是一个这么生活的人,那日子基本就没法正常过了。

谁也不会在做每一件事的时候,先拿出电脑好好算算概率,然后再算算效用,我们的绝大部分决策,都是凭着经验、凭着感觉,第一时间就做出的。

再说,像人类丰富复杂的感情,很多时候就是没办法用概率和效用去计算和衡量的,如果真的有人能做到这么处处算计的分毫不差,那大概就是一台彻底“没人味儿”的机器了。

第二个假设:

有效市场假说是20世纪60年代,经济学家尤金.法玛在自己的博士论文里提出来的,核心观点提炼成一句话就是:不管你有多聪明、有多少足够多的信息,你都没办法战胜市场去获得超额收益。

截止到这里,我自己的一点认识是,传统金融学的这种假设,很有一种二元对立的割裂感,并没有把投资者和市场合二为一的对待。大家千万不要小看这个看似小小的差别,我们引用物理学的一个例子来试着阐述一下这个味道。

现在我们都已经知道“光的波粒二象性”,说的是,光有的时候能像波一样向前传播,有时又能表现出粒子的特征,即:光粒子的运动轨迹是呈周期性的波。

波粒二象性被证实,源于著名的“双缝实验”。

这个实验简单来说,就是科学家发现,当一束单色光穿过狭窄的单缝之后,再次穿过双缝,最后会在双缝后面的屏幕上产生干涉条纹。

于是科学家就把“一束光”调整成了一个一个单独发射的光子,再去看屏幕上的表现,竟然也能得到干涉条纹,甚至当科学家把光子换成电子、分子之后,还是能得到干涉条纹。

这是什么意思呢?

本来,粒子穿过单缝之后,面对双缝的时候只有两个选择,或者穿过左边的那个缝,或者穿过右边的那个缝隙,对不对?这样的话,最终在屏幕上呈现出来的,就该是两条亮纹!

但屏幕上的现实结果证明,当发射数量足够多的单个粒子之后,屏幕上出现的是很多条明暗相间的条纹。

也就是说,粒子或许并不是只选了一个缝穿过,而是同时穿过了两条缝,在这之后,又重新组成一个粒子落到屏幕上;再或者,当单个粒子数量足够多的时候,他们之间好像有某种神秘的默契,让他们在选择哪一条缝的时候,遵循一个规律。

实验进行到这个阶段,科学家们当然就像看看粒子是怎么一分为二的、或者是怎么选择自己要穿过哪一条缝的。而想要观测这个情况,就需要在粒子一分为二的地方设置一个探测器来观测这个变化。

就在这里,诡异的事情,发生了。

一旦我们试图去探测粒子到底是选择了哪一条缝穿过,最终屏幕上的显示结果就变了,干涉条纹消失了!就好像粒子知道了有人想要观测他一样!

这实验的结论就是:实验过程的被观察与否,竟然是决定实验结果的!

这个结论确实非常让人难以接受,但这就是量子力学对双缝实验的诠释,无数最顶尖的物理学家都尝试过其他的解释方式,最后都认为只有这个解释最合理。

这种解释如果扩大到宏观世界就是:每一个个体,和这个世界原本就是一体的,你的意念和动作或多或少都会对周围的环境产生影响……

落实在投资市场上 ,市场并不是一个独立于投资者的、能够被准确“观测”的对象,即使你不投资,只是去“观测”一下,都可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就像双缝实验里我们试图观测粒子一样。

况且,市场就是由投资者构成的,而投资者都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会开心、会难过,心情会受天气的影响,机构投资者也是靠人去投资的不是吗?即使是量化交易策略,那计算机的程序也是人来设置的不是吗?

所以,传统的金融理论做个不大恰当的比喻,就是老老实实的实验室理论,做过实验的同学都知道的,实验就是严格限定好条件边界,然后一个变量、一个变量施加上去,再观察这些条件对被试的影响,和被试的反应。

但市场本身,其实并非如此。

这里要强调一下,我并不是想要否认和批判标准的传统金融学,如果没有这个学科基础和大量的系统研究,也不会有后来的行为金融学,只是很简单的去分析一下局限性。

这就就好像如果没有传统的牛顿力学,爱因斯坦都学不到物理学,自然就不会有后来的相对论。我们现在关注的量子物理更是无从谈起。

于是,行为金融和标准的传统金融学就一方面围绕人、一方面围绕市场,产生了两大争论——投资者心态套利行为的有限性

咱们今天看的这本《行为金融学与投资心理学》主要是偏重于投资者心态问题的。

书中说——

“大脑并不像计算机那样运转,相反,为了缩短分析时间,它往往借助走“捷径”“情绪过滤器”处理信息。通过这种信息处理方式做出的决策和不这样做的决策结果往往大相径庭。这些过滤器和捷径就是所谓的心理偏差。

了解这些心理偏差,是避免陷入误区的第一步。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是投资者通常过高估计其所获信息的准确性和重要性。

投资非易事,这是现实。即便是在信息可能不充分或不准确的情况下,投资者也必须做出决策。不仅如此,他们还必须能理解并高效的对这样的信息做出分析,然而不幸的是,人们在做预测的时候总是犯一些屡见不鲜的错误。”

“即使是最聪明的人也难免收到心理偏差的影响,但是传统金融学却认为人的行为与心理因素不相关。传统的金融学认为人是理性的,并告诉投资者如何才能使财富最大化。从这些观点衍生出了套利理论、投资组合理论、资产定价理论和期权定价理论。

与此不同的是,行为金融学研究人们在金融环境下如何进行投资。具体的说,它研究的是情绪和认知偏差如何影响金融决策、企业和金融市场。本书侧重于其中某些方面,即心理偏差如何影响投资者行为。真正了解这些心理偏差的投资者也会更全面、透彻的了解传统金融学提供的那些投资方法。”

这本书分别讲了以下几部分的主要内容——

1、过度自信是最典型又常见的问题,从认知到决策一直影响我们的投资,主要会表现在错误估计和自负两个方面

错误估计说的是我们对概率的分布范围估计的太窄,总觉得自己能有“不出门而知天下事”的能力,但其实这可能只是一种错觉。

自负很好理解的,比如赚钱了就觉得是自己好厉害,亏钱了就要详尽办法去找到理由,就是最典型的自负表现。

除此之外,这两方面的影响结合起来,还会让我们高估自己对事件的控制能力导致频繁交易、冒险交易、去买高波动的小盘股等等。

2、我们一直都在避免事后让自己懊悔的行为,努力去寻求能感到自豪的行为。

表现在行为上你又会看到,我们经常会为自己采取了行动,但结果不太好去后悔,却很少后悔自己压根不采取行动。

在股票投资上,最常见的就是售盈持亏,或者过早售盈、过长持亏。

还有,我们是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去改变自己设置的参考点价格的,比如股票1拆2之后,觉得很划算,但其实你手里的总市值没变。

再或者,我们很喜欢重复去买卖同一只股票,心理机制就是:卖出盈利股之后,股票价格跌了,对收益和卖出的时机很满意,于是就更有可能重新在低位上去接回来!

3、面对风险这件事,人们是很难做到量化的,事实证明,即使对于专业机构来说,也是很难量化风险的。

面对风险,我们很多时候都是双标的。比如,在赚到钱之后,就会提高自己对风险的容忍度,但在亏损之后会找机会去翻本。就好像背负du债的人,更可能借高利贷再重返du场,想要把输的钱赢回来。

可怕的是,很多投资者同时这么做的时候,市场就会被波及,推动泡沫形成,或者导致股价过度下跌。

乐观情绪也是让我们低估风险、高估预期的一个重要原因。集体过分乐观也会引发市场的价格泡沫。

还有,我们的记忆其实并不是对事件的真实记录,会自动强化好的、忽略或者去优化不好的,所以,想从错误中学习,其实很困难,首先就要克服自己的“本性”。

4、我们其实非常短视,媒体很容易带节奏,原因就是我们更倾向让短期关注形成自己的决策框架,而不是把眼光放得长远一点,去关注长期变迁。

媒体的报道也会导致我们对某些股票的短期关注和冲动投资,这种短期炒作的代价其实非常高昂。

正是因为这个决策框架问题,所以大部分人都会很喜欢那些直接给出投资建议的文章和消息,而不喜欢把眼光放长远、关注长期变迁、关注底层规律和客观事实。

5、对于投资这件事,我们会把自己的每一项投资单独成立一个心理账户,忽视掉这些资产之间的相关性问题,造成糟糕的资产配置。

但其实我们真的是应该整合相关度低的那些资产来构成自己的投资组合,尽管这些资产可能在很多时候的表现单独看起来都不怎么好,但是组合的整体力量会让你收获长期回报。

也是因为心理账户的问题,才让每月都存一点钱这件事真的很困难,因为我们心底默认每月的工资收入是消费账户。

心理账户的存在也会更加促使你去售盈持亏。

6、人类喜欢通过互动交流去学习,但是互动交流很可能并不能让你得到正确的指导,投资技能也未必能增长。

反而,很多人凑在一起,倒更有可能催生出非常不理性的“集体智慧”。

7、除了以上主要的内容之外,书中还有一章是“投资生理学”。

研究发现,女性和男性对待风险的态度有很大的差异,女性有更强烈的避险倾向,荷尔蒙对于金融决策很重要。

反过来,金融也会影响人的身体健康,市场大跌和住院人数上升的表现,是正相关的,尤其是心理疾病。

炒股炒抑郁了,真不是开玩笑的话……

看完这些,估计谁都能或多或少的从里面找出自己的影子来。这可怎么办呢?我们天然就有这么多的“毛病”,那还怎么投资呢?

我很坚信,在学习投资的过程当中,先把错误的做法都找出来,然后学会避免他们,也就能达到提高赢率的目的了。

但问题是,我们做投资决策之前,总不太可能把所有的基础理论都翻出来读一遍,检查一下自己是不是正在打算犯错。所以,我们在最后,按照作者的逻辑,一起来总结一下为了避免犯错,该怎么做吧。

1、要明白自己为什么做投资

设定具体的投资目标,和实现目标的方法。

最好是可以具体到数字的,比如用多久的时间,把自己目前背负的消费贷款彻底还清,摆脱这个负担;每个月都拿出收入的一个固定比例,去做投资理财。

关注投资原因的本身可以让你立足长远、纵览全局,时时督促进展,明确自己的行为与目标是否一致。

2、制定量化的投资标准

在买股票或者基金之前,要仔细考量这个投资标的和自己的投资目标是不是一致的,客观的评估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投资金额、理财生命周期等等。

3、控制自己的投资环境

要给自己定好“纪律”,比如定期投资,时间到了就一定要执行;比如每年要检查一下自己的投资组合,看看是不是还和自己设置的具体目标保持一致。

4、设定提醒

经常检醒、反思自己的投资行为、投资习惯、投资目标,纠正行为偏差。

书里很有趣的几个案例包括——

1、关于阳光和股价

心理学家发现,秋冬季节阳光的减少会让人感到心情压抑,这就导致了秋天阳光减少的时候股票收益较低,这种情况一直延续到12月21日、一年中黑夜最长的这一天,之后慢慢好转。

回顾了一下2007年、2015年两次顶级大牛市的顶点,可不都是发生在6月份、阳光正好的时候嘛……

2、关于心理预算

我们对于使用年限长的东西,比如房子、洗衣机……更喜欢用贷款去付费,因为长期成本对应长期收益,感觉上,消费和付款是完美匹配的。

但对于已经消费过的东西,是倾向于先付款的,比如说旅行。

你就不喜欢用贷款来支付,因为如果用贷款来支付就是一种长期成本对应短期收益的感觉,会很不爽。

但其实呢,对于旅游而言,分期后付费是把金钱的时间价值考虑在内的,其实更经济。

翻完这本书,我自己的最大收获是——

以前我经常会被一个问题困扰,就是我们主张用“四账户法”来指导家庭投资理财,但心理账户又在告诉我,好像不该把一篮子的投资打散去对待。

那对于普通投资者来说,到底该不该用“四账户法”去指导自己的投资呢?

读完这本书的一个新的感悟就是,“四账户法”是用分类法,帮我们普通人了解自己的生活中有哪些非常基础的财务问题需要去关注的一个基础认知工具。

到投资动作上,需要结合家庭生命周期、理财生命周期去做动态调整,才能调和这个矛盾。

并且,涉及到具体产品的选择上,还是需要下功夫去认识和研究的。

如果说缺点的话,就是觉得翻译的有点不太好,很多话读起来别别扭扭的,但总体意思理解起来还可以。

好了,《行为金融学与投资心理学》就是这样。文中任何观点和建议不构成对证券买卖投资建议。在任何情况下,和众汇富不对任何投资做出任何形式的担保或承诺。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本文地址:http://www.xiaofeizixun.com/shangquan/232.html

相关推荐

品牌策划

BRAND

热文榜

TOP